Translation Blogs

March 7, 2014

翻译史中的翻译家

Posted by Aselin
每个行业总会有一些名留史册的大家,翻译也是如此。只是与其他行业相比,翻译上的这些大家却更鲜为人知。今天我将从历史的长河中选取那些不为人知的璀璨的名明星。 先从中国翻译开始讲起,中国的翻译最让大众熟悉的应该是佛经的翻译。汉秦时期,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就不在少数,比较出名的有:东汉时期的安世高(波斯人)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以及号称“三支”的名家月支人支娄迦谶及弟子支亮、支谦(支亮的弟子)(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到了秦朝是最出名的佛经翻译组织者是释道安。释道安开设译场,从事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并聘请当时天竺(印度)著名的翻译家鸠摩罗什作译稿的编辑审核。 隋朝著名的翻译家有释彦琮,也是佛经翻译,一生翻译了佛经23部100余卷。之后唐朝玄奘是大家都熟悉的,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取经印度,十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他创建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健全的译场,在19年的时间里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有一三三五卷。它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介绍给外国人的中国人。 宋代以后佛经的翻译开始衰落。直到明末清初,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人开始向国人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开始翻译了大量西方的著作。明代徐光启、意大利人利马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清代的林纾(1852.11.8-1924.10.9)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一百八十四种西方文学作品,达一千万字以上。 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王子复仇记》(Hamlet)等。严复翻译了赫胥黎(T.H.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原富》(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oftheWealthofNations)﹑孟德斯鸠(C.L.S.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
March 7, 2014

翻译实务应试技巧

Posted by tina
虽说翻译是一门综合能力,既需要良好的语言基础,又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但,要做好翻译,尤其是在翻译实务考试中尽可能多的拿分,也并不是没有技巧可循。 在本周的培训中,通过练习,笔者本人对应试技巧做了些总结,具体如下。 以本次练习为例,所选英译中部分如下: It was one of those days that peasant fishermen on…
March 7, 2014

寄予新译员的些许希望

Posted by judy.wang
新译员经过入职培训之后,从而进入安排项目实际处理项目当中,由于并不熟悉新译员各方面具体情况,因而就需要从返回来的译稿中看出一些虚实。 通过审看新译员返回来的一些译稿,在此想提出些许建议,当译员收到要处理的项目后, 首先要看清项目的具体要求,然后再进行后续操作,若对项目要求不是很明确,就需及时与PM 进行沟通,弄清要求之后再开始处理,不可贸然就开始进行翻译。同时在处理项目过程中,若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 最好能够及时咨询PM,而不是把问题留到最后。 另外,对于新译员有可能在入职培训过程中应阅读过文风指引的相关资料,从而希望在处理实际项目当中能遵循其中的一般规则, 比如: 中英文之间要有空格,标点的一些处理方法。 这些常识都需处理项目时铭记在心。当新译员收到返回的编辑稿后, 希望能够沉下心来学习编辑稿经编辑修改的句子或词汇,同时多总结自己译文中的不足,并尽力在下次处理项目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同时要明白一点, 只有在平时多做多练,然后事后总结中,才能发现问题,然后改进不足。 相信经不断的练习与处理稿件多的基础之上,…
March 7, 2014

如何对待地名和人名

Posted by nancy
以前,在做翻译时,对待不认识的人名和地名,总是不自觉地保留成原来的英文了。但在自己翻阅一些杂志时,每每看到文章中屡屡出现的英文地名和人名,便双眉紧皱,感觉一百个不愿意。有些甚至都分不清哪些是人名,哪些是地名。 地名与人名则略有不同。很多地名都是有约定俗称的翻译的,也可以说是固定翻译。比如说国家名,China是“中国”,USA 是“美国”,即使是最小、也最陌生的国家,也一定会有一个对应的、已经翻好的中文名。因此,国家名是一定要译出来的,而且不能一顿乱译,随便找几个词音译过来了事。如果出现国家名没译准的情况,对翻译水平的质疑断然是不会少的。 而翻译过程中,往往经常出现一些非常复杂的地名,前一秒还是巴西,可能下一个地名就窜到了墨西哥,这样一来,如果通篇都是保留英文,读者会看得云里雾里。因此,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将这些地名尽量准确的翻译过来。这时,词典和google搜索引擎都是我们的得力助手。词典能够搜索到更好,若是搜索不到,则请尽量在google中搜索固定的译法。 自己先可以在心理默念一个发音,然后打出一个非常相近的音译,既能缩小搜索的范围,又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猜一个词行不通,可以试试另一个词。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实在什么都搜索不到了,再保留原英文也不迟。 对于人名也是如此。有很多固定的人名翻译,比如克林顿,布什,等等。对于英文的人名可能处理起来还相对较容易,对于一些中文的固定人名翻译,则更要慎之又慎。比如说,一些历史名人,采用的是威妥玛式拼音,这些务必也要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反复校验,确定之后方可使用。倘若不是这些约定俗成的翻译或固定译法,其余人名则可以采用音译和半音译方式等,相应地翻译出来。
On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Manuals (III)
March 7, 2014

On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Manuals (III)

Posted by steve.zhang
Processing of Sentences in Technical Manuals The processing of sentences in technical manual…
March 7, 2014

自媒体领袖,开始崛起

Posted by Sarah.li
2014年,要是你不认识罗胖的“罗辑思维”,或者马佳佳的“泡否”,那你就真的OUT了。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 何谓意见领袖? 在传播学的解释中,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他们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被认同感。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同处一个团体并有共同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相关信息。 从前几年的陈欧到任志强、潘石屹,再到罗胖、马佳佳,从网站,再到微博,再到微信公众号,这些网络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开始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就说罗胖的“罗辑思维”,他的微信公众号仅1年就有微信粉丝108万。12月他用微信支付招会员,一天之内轻松800万,坊间传闻估值1个亿。出来混的,都是要卖的,正如小米外衣是粉丝,本质是预售电商。罗辑思维,便是有意见领袖带领下的社群电商。 而马佳佳,一个卖成人用品的90后小女孩,通过众多宅男粉丝,将自己的思维卖到了万科,好好去房地产巨头企业中上了一课。 一个自媒体领袖的时代开始崛起。 现在这个时代,不是只有老牌才是别人选择的第一品牌,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或许更有作用。 你可以讥笑,你也可以不屑—-直到几年后被这股趋势巨浪狠狠打脸之后。哦,对了,就像2年前看不起小米手机一样。

Need Translation Service?

Please enter your personal details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shortly.